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85(1 / 3)
赵月英:“瘪犊子玩意儿,理他干嘛?不过,榫卯的家具现在的确是少见了,咱们家那几把椅子就是找木匠打的,也是没用钉子的,可结实了,用了二十多年了还是好的呢。你看看你在网上买的那些椅子,坐几下就坏了,都什么质量……”
王竹头大,怎么又绕到自己身上了?妈妈以前可没那么爱絮叨啊。
不行,回去立刻给她熬药。
清河古镇。
刘蝉和林教授他们当然也看到了直播间里的争吵。作为一开始学的是现代建筑但后来转为研究古建筑和榫卯的专业人士,林教授觉得有必要说上几句。
“我看到评论区里有很多人在讨论榫卯到现在是不是还实用?和现代的钢铁混凝土比,到底哪个更好?我不是很理解,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它们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自擅长的地方。”
路晓琪听得直点头,她以前喜欢高楼大厦,但在清河古镇待久了之后,现在就觉得这种低层的开阔的小院子最舒服,传统的审美要更符合自己的审美。
她相信很多人和她的选择都是一样。
“现代钢筋混凝土可以支撑起几百米的高楼大厦,且建造更简单。但榫卯构建的斗拱是人类的智慧和审美的集大成者。”他指向向齐他们做的那个已经裂开了的斗拱,又抬头指了指自己的头顶,那里是藻井的位置,“我就不信,你们看着这些东西,就不会觉得它美?”
直播间刷屏了:
【美!】
【美!】
【美极了!】
林教授和宇文恺等人的脸上都露出一丝笑容。
林教授:“还有就是,斗拱在抗震上是有它独特的优势的,这也是现在建筑材料学正在研究它的原因。像是应府木塔,历经一千多年却不倒,正是因为它独特的榫卯构造可以消耗地震波的能量,以柔克刚。不单单咱们国内在研究,国外也都在研究。
“它还有着很神奇的进化功能。木材在长期受压下得到了强化,抗压的强度甚至会增长!
“这些都是现代钢筋混凝土难以做到的。”
在场的人和直播间里的人都听得很认真,就好像诊室中的那位主治大夫。
……
主治大夫依然在乖乖打下手顺便听课偷师。
第二位患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程序员,他是来复诊的。昨天他就在这儿面诊过,还做了几项检查,结果要今天才出来,于是便挂了一个复诊号。
主治医生刚想把他的情况告诉张仲景,却被一位专家咳嗽了一声给制止了。
“张大夫,我见您诊脉手法不俗,不知您可不可以通过诊脉来确认一下他的病情?”
这就是想要重点考核一下他的诊脉功夫而不仅仅是汤方和治疗方案了。
其他几位专家互相对看了一眼,都兴致勃勃看过来。
张仲景欣然应答:“自然可以。”
程序员进来后一听,也答应了。
张仲景的手搭在他的脉上,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着手指传过来的细微变化。沉吟片刻后,才开口: “脉象弦硬有力,如按琴弦。左关部独旺,搏指明显……你平日可是经常烦躁易怒?”
程序员惊喜地点头:“是,大夫,我这段时间就觉得心里烦躁,经常一点小事就想要发脾气。”
张仲景:“那是因为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上炎,扰动清窍之故。除了烦躁易怒之外,你是不是还会头痛晕眩?”
程序员激动极了,说话都已经顺着对方跩古文了:“正是!正是!”
原来诊脉真能诊出来吗?
张仲景看了看主治大夫求知的眼神,笑着说:“他的脉弦硬有力而上冲,意味着肝阳上亢,化风往上,故头痛眩晕;但是同时又脉重,按一下感觉略空,说明他的阳亢失于制约。
“他的烦躁易怒,都是肝火扰心之证。”
主治大夫还能听懂一些,程序员却听得一脸懵逼,很是迷茫。
他脱口而出:“我是之前被诊断出了高血压……”
年纪轻轻就被诊断为了高血压,实在是令人悲伤却也无奈。原本他是照常吃降压药,但最近一段时间却觉得反复头疼,而且吃完降压药之后觉得有些憋闷。
他也去检查过了,结果颅内没有什么问题,医生觉得可能是降压药带来的副作用,给他调整了用药,但依然没什么好转。这位程序员无奈只能转战中医。
“昨天的医生也给我开了多普勒……”程序员拿出今天刚取到的片子,递给张仲景看。
张仲景顿了一下,直接交给了几位专家评审。
他深觉奇妙,但,看不懂……
那位专家将片子举起来,念出医生诊断:“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提示脑血管痉挛或紧张度增高……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的确是肝风上扰、肝阳上亢之证。”
他放下片子,长吁一口气,看向张仲景的眼睛中带着敬服:“张大夫诊脉手法,堪称一句出神
↑返回顶部↑